讲座回顾|夏晓虹:梁启超的国民常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23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2023年3月20日下午15:30,由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和暨南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第二十三期“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教授夏晓虹担任主讲嘉宾,讲座主题为《梁启超的国民常识教育》,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张丽军教授主持。文学院师生四十多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夏晓虹教授

夏晓虹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主题,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情感真挚。首先,从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潮切入,指出构成国民常识基础的是“现今世界公共之常识”,它决定了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展开方向,牵涉到社会基础的变革;其次,从《说常识》、“国民常识学会”、梁启超游台、知交手札、章程修改、编辑事业发展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梁启超国民常识教育理念的发生与发展,指出“国民常识”问题的发生与清末立宪运动一脉相连;再次,分析了“国民常识”的意涵,指出“常识”既是人人必须具备的普通知识,又是人人不可或缺的非专门知识;对于获取“常识”的途径,夏教授认为梁启超前期看好社会教育,以社会中坚即中年人为主要教育对象;最后,讲述了梁启超“国民常识”的知识构成及其调整,指出梁启超“国民常识”的知识构成在前期更偏重社会科学,而1920年欧游归来,其国民常识教育的对象已由“多数国民”向青年学生倾斜,并更多与国学发生关联,史部书成为国学以至国民常识的主体。梁启超的这些变化是根基于他在文化选择上的自西向东,即以输入西学为主,转向回归传统文化。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张丽军教授结合讲座内容和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了总结,指出夏晓虹教授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学术情感的投入等方面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此后,夏晓虹教授与师生展开了亲切交流,对同学们的问题逐一解答。整场讲座精彩纷呈,学术氛围浓厚,听讲同学反响十分热烈。

现场提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