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上午,由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社会科学研究处、文学院协办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第二十九期之海外汉学研究系列讲座(五)“日本江户时代的中华文化爱好”,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冈崎由美教授主讲,暨南大学文学院刘璇老师主持,线上及线下近三百余名师生热情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璇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冈崎由美教授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冈崎由美教授中国典籍与文化对日传播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对冈崎由美教授的讲授表示热烈欢迎。
冈崎由美教授以海禁政策下的江户时代为背景,择取日本唯一的开放贸易港长崎作为切入点,结合此时期日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物质文化的强烈好奇心与欢迎程度,对中国语言、文学、民俗、戏曲、音乐、绘画、景观等诸多方面的理解与接受,展现出一幅中华文化在日传播的全面图景。
冈崎教授还以江户时代中国人在长崎的聚居地“唐馆”为例,介绍了这一特别空间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多维度的特殊作用。在典籍传播方面,冈崎教授指出进口原著与出版“和刻本”是日本接受中国典籍最主流的两种方式。在内容与思想的传播方面,冈崎教授还指出日本人以国译、通俗、翻案等多重手段推波了中国作品的在日传播。通过《水浒传》、唐人踊(中国戏曲)、清乐、中国建筑景观等的走红与影响,冈崎教授以个例的形式更深入地说明日本江户时代有着怎样热烈的中华文化爱好。最后,冈崎教授总结道,中国文化通过日本唯一贸易港长崎进入日本以后,率先由民间业余爱好社团、读书会等组织传播向全日本。而除长崎以外,大阪、京都等都市文化也表现出对中国俗文化多面化、多层化的兴趣,这种对域外文化的热情,进一步推动了日本文化的长期发展,甚至由此产生出新的文化潮流。
冈崎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材料,幽默的语言为我们传授了一场内容丰富,极具视听感染力的讲座,线上与线下的师生反响热烈,在讲座结尾的问答环节中,线上及线下师生踊跃发言。 冈崎教授在讲座后就听众提出的中国戏曲小说插图本土化问题、江户时期读书会和社团相关资料的获取、《古诗大观》在日本的流传情况等一一做了回复,为更多有志于了解中华文化在日传播问题的师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