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回顾|方忠:台港澳文学入史问题

发布时间:2023-11-10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2023115日下午,由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暨南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第三十五期“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方忠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文学院白杨教授主持,程国赋、张丽军、朱巧云、赵普光教授以及文学院师生60多人到场倾听。

方忠教授

白杨教授


方忠教授着重讲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现状、台港澳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台港澳经典作家案例分析与台港澳文学入史的基本原则等问题。首先,方忠教授谈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香港文学发展的几次高潮与内地作家南迁的关系等重要历史事件,回溯现代以来台港澳文学的发展历程。同时,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87年)、孔范今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1997年)与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1999年)等文学史著作中有关台港澳文学的部分展开评述,探讨目前学界在台港澳文学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台港澳文学的特点与经典作家,如白先勇、余光中、琦君、金庸等。

最后从上述认识出发,方忠教授认为台港澳文学入史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经典性原则,即进入文学史研究和写作领域的作品应具有经典的性质;二是互补性原则,是指以整合的学术视野将台港澳文学与大陆文学同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场域中加以考察,在梳理好两岸四地文学异同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两岸文学相互兼容、互补合作的平台。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方忠教授热情地与在场的同学们交流互动,耐心、深入地解答同学们的疑问。现场气氛热烈,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