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回顾|徐泓:明代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11月7日上午,由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第五十二期在第二文科楼816-1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原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徐泓教授主讲“明代在世界史上的地位”。讲座由刘正刚教授主持,中外关系所、历史系、古籍所的近五十名师生到场聆听。

徐泓表示,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于明代均持否定态度,将明代视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代:君主专制、宦官滥权、苛捐重税、士人苦闷且空谈心性,仿佛停滞不前且没有变化就是这一时期的标志。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复兴、东亚国家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转而肯定明代的历史地位。徐泓认为,对内而言,明代是汉民族为主建立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明代与清朝共同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并且明朝承担了再造华夏的重任;对外而言,明朝的版图和人口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其农业工商业手工业发达、对外贸易长期出超、租税朝纳银化发展,是当时经济规模最大、民生最为富庶的国家;明朝摒弃了蒙元时期穷兵黩武的外交政策,构建了“合天下于一”的和平外交秩序,实为今后追求世界新秩序的借镜。

徐泓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破除以西方为中心的视野,传统史观认为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即在没有西方列强干涉的前提下,明清时期的中国可以自行缓慢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研究者应该注意到不同文明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能以西方视野来审视中国,所以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国斌、彭慕然、李伯重等学者关于摆脱“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最后徐泓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并讲述了其本人与暨南大学的渊源,他充分肯定了暨南大学校训“忠信笃敬”的含义,希望海峡两岸的暨南大学都能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