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第六十四期。此次讲座在第一文科楼2楼中厅会议室举行,特邀五邑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张国雄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了题为“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演讲。讲座由杨田副教授主持,吸引了几个高校的师生及AI遗产企业家等50余人到场参与。
张国雄主讲
杨田主持
张国雄教授首先提出了世界各国对于反法西斯战争起止时间的不同历史观点,并强调了中国人民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组成部分,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张教授从战火初起,东西战争策源地形成(1931—1936)、东西战局形成,法西斯势力结盟(1937—1940)和全球反抗,正义力量与法西斯力量大决战(1941—1945)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用丰富的案例呈现出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苏联、欧洲的华侨积极参战,遍及世界各个战场。他详细阐述了华侨华人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还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侨批等资料,生动展现了他们在战争期间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和誓为后盾的无私奉献,特别提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从新加坡18个侨团侨汇支援抗战到美洲华侨飞行员子弟血洒长空,从西班牙内战的华侨共产国际纵队到郑潮炯义士“卖子救国”,以及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上,华侨冒着生命危险为前线输送物资、在敌后开展情报工作等。不仅回顾了历史,而且深刻阐释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华侨行为体是社会团体和个人意志,具有民间性,同时具有跨国性,不是国家体,是一种国际民间社会力量。他特别指出,“华侨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在那场波及全人类的灾难中,华侨华人不仅展现了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双向奔赴”,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也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更为重要的是,全球超过八百万的华侨团结一致,坚持长达十四年,他们胸怀全人类,为维护世界正义与和平而战。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天下观、“大同”观、道义观的传承、彰显与弘扬!因此,海外侨胞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贡献具有世界意义!这种超越地域与国界的民族凝聚力,至今仍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更是中华文化“家国同构”精神的当代回响。
张教授的精彩演讲激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学生们就华侨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研究方法、相关文献以及思想线索等方面提出了几个问题,他耐心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不仅分享了他对华侨华人历史贡献的深刻见解,还为现场的年轻学子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向提问者赠送了《丰碑: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书。杨田副教授代表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对张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
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使暨南学子有机会从历史的纵深更深刻地理解华侨的“侨心”“初心”以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联系,也让学子们在追求历史真理的过程中保持赤诚之心。整场演讲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