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下午,2022年“明湖杯”全国大学生文学评论大赛颁奖仪式暨“智能时代,大学生如何创作评论”圆桌论坛在广州举行。大赛由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承办。出席颁奖仪式的有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昆、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梁少锋、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魏霞、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贺仲明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郭冰茹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张巍教授、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李建立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林世斌副主任、广东省文联创作研究部黄栩诗副主任、古梁金副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蓝媛慧、文学院副院长王京州教授、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朱巧云教授、协同中心办公室主任杨艳老师、中文系副系主任周娟教授、程刚副教授,暨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白杨教授、张丽军教授、申霞艳教授、赵普光教授、黄勇副教授、孙伟副研究员、温明明副教授、唐诗人副教授等,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的部分获奖学生代表。
颁奖仪式现场
陈昆、梁少锋、魏霞分别代表广东省作协、广东省评协和暨南大学文学院致辞,陈昆在致辞中指出提携、帮助青年成长是广东省文学界的优秀传统,“明湖杯”全国大学生文学评论大赛活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从事文学评论事业,提升文学评论写作水平,为广东省省文学评论注入了新力量。梁少锋认为文艺评论工作者要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自觉起到引导创作、推动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魏霞在致辞里表示,文学评论是光荣的事业,同时也是培育新人、发现新人的事业。而暨南大学文学院历来重视学科发展和青年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期待“明湖杯”大学生评论大赛的成功举办,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大赛负责人贺仲明代表组委会,对大赛的组织及评审工作做了简要汇报,他重点强调了本次大赛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公平公正性,这使得大赛能遴选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并对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小说评论》主编王春林、《文艺报》评论部主任明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广东省文联梁少锋等五位终评委的专业评审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陈昆致辞
广东省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梁少锋致辞
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 魏霞致辞
大赛负责人贺仲明教授介绍组织评审工作
集体合影
在颁奖环节,陈昆、梁少锋、魏霞等为获得本次大赛的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暨南大学郑威容、中山大学王嘉和分别获得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特等奖,易文杰(厦门大学)、彭嘉凝(暨南大学)、吴俊燊(北京师范大学)、张泽英(内蒙古大学)等4位作者获得一等奖,钱敏(山东大学)、纪水苗(山东大学)、李雨轩(北京大学)、刘艳(大连理工大学)、赵婧彤(中国人民大学)、张雨航(山东大学)、廖晨薇(汕头大学)等7位作者获得二等奖,邱悦(华南师范大学)、王振锋(南京大学)、席晓含(华东师范大学)、李姝(澳门大学)、郑晓萱(暨南大学)、谢乔羽(暨南大学)等9位作者获得三等奖。获得各奖项的获奖代表依次上台领奖,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六位同学在现场发表了获奖感言。
陈昆为特等奖获奖者颁奖
梁少锋、魏霞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张巍教授为二等奖获奖者颁奖
蓝媛慧、王京州教授为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暨南大学文学院申霞艳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郭冰茹教授、广州大学中文系李建立教授与获奖学生郑威容、王嘉和与易文杰一起,以近期GPT-4这一人工智能新热点为背景,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如何创作和评论”这一话题展开了跨代际的、充满思想碰撞的讨论。
圆桌论坛
随着圆桌讨论之后,2022年“明湖杯”全国大学生文学评论大赛颁奖仪式暨“智能时代,大学生如何创作评论”圆桌论坛圆满结束。
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