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动态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赴汕头调研

发布时间:2023-12-05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为增进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与汕头市相关文化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深入了解潮汕文化传承传播的现状,11月30日至12月1日,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教授率团队赴汕头市进行考察调研。

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娴对调研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汕头市文化的当前发展,希望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交流互访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进一步促进潮汕文化的传承传播。在汕头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潮汕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座谈会”上,调研组与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汕头市政协、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汕头市委宣传部、汕头市文联等文化部门及学校就潮汕文化传承传播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旭东主持座谈,他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汕头市文化建设的情况,潮汕素来享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潮汕文化具有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特点,希望能够与暨南大学在文化保护研究上加强合作,搭建平台,推动汕头文化强市建设。

座谈会现场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潮州文化研究院理事长程国赋教授简要说明了此次调研的内容和目的,并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两年多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希望通过调研,更加深入了解、学习汕头市文化传承传播的经验,寻求合作发展的机遇。

与会专家就汕头历史文化、非遗保护、文化产业、城市街区、文史整理、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交流。近年来,汕头市围绕“八个一批”工程方案,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老城区、“侨批”文物的传承和保护,记录城市记忆,讲好汕头故事。汕头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彭晓晖从港澳台及海外的华侨、会馆、涉侨文物、善堂等角度出发,指出整合资源、加强海内外联系对发扬潮汕文化的重要意义。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纪俊杰介绍了汕头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集中展示潮汕文化形象、深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等工作思路。汕头市文联四级调研员赖斌从文艺精品、文艺交流活动、文艺展览展演等方面讲述了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情况,表示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潮汕文化高质量发展。广东潮剧院传承工作室主任林克就潮剧唱词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阐释,为潮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思路和角度。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科研信息科科长蔡宏佳介绍,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建立“潮汕文化海外学员实训基地”,在担当文化使命、培养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杨映红从侨乡文化符号的角度对汕头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要守护传统乡村风貌和侨乡文化特色;二是要发展新时代文化符号。汕头市档案馆四级主任科员韩鹏飞介绍了侨批档案馆的相关工作,目前侨批数量增加、热度上升、编研成果丰富、宣传半径扩大,今后还将继续深挖侨批资源、培养专业人才、推进侨批的数字展示。

夏泉在座谈会上作总结发言,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全面概括,潮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在潮汕地区碰撞融合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可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学术资源,着重从五个方面加强与汕头市文化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在科学研究方面,聚焦潮汕文化研究领域课题项目;在学术交流方面,举办学术研讨会,提升潮汕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社会服务方面,组织评奖活动,激励后进学者;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涵养华人华侨研究人才;在文化传播方面,整合资源,加强文化联动,进一步拓展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

合影

调研团队先后前往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侨批博物馆、汕头大学、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切实感受潮汕历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