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第二文科楼404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专业2024级师生见面会。校党委副书记夏泉教授,中心执行主任及专业博士点负责人程国赋教授,文学院院长李云飞教授,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基地主任白杨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吴青教授,中心副主任朱巧云教授等师生共27人出席了见面会。会议由程国赋教授主持。
夏泉教授在讲话中,对同学们加入暨南大学文学院,进入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交叉学科开始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表示祝贺和欢迎,希望同学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适应暨南园的生活,开启新的人生阶段,按照培养方案制定自身学习计划,持之以恒,在交叉学科里扩充视野,为今后传承与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夏泉教授发言
程国赋教授介绍了参加见面会的各位导师,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中心成立的背景、主旨任务以及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专业博、硕点建设情况,勉励同学们尽早熟悉学校环境和专业情况,充分利用跨学科师资资源,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时与导师沟通,做好规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做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践行者。
程国赋教授主持
李云飞教授指出,中华文化传承传播这一交叉学科是文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通过设置多元化课程,配备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师资,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建议同学们在论文写作中把握交叉学科特色,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有意识的跨学科思考与研究,撰写出高质量学术论文。
李云飞教授发言
吴青教授指出,文学院今年获批广东省“中国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未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将得到更多重视,中心也为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典范,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优秀的跨学科人才,师生合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事业作出贡献。
吴青教授发言
其他与会导师也从多个角度对2024级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充分利用暨南大学作为百年侨校的丰富学习资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文化交流活动与名家讲座;具备国际视野,学好外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努力做到文史哲兼通;珍惜时间,制定个人学术研究计划;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培养爱好,劳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传播者、践行者。
同学们也依次发言,从家乡、本科院校、学习与实践经历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并表示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要笃学不倦,躬身实践,立志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学生发言
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专业2024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愿学子们把“忠信笃敬”的暨南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肩负起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创新者、实践者,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