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动态

韩国著名汉学家、高丽大学崔溶澈教授访问协同创新中心并座谈

发布时间:2024-12-02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11月8日,韩国著名汉学家、高丽大学崔溶澈教授及夫人禹春姬女士受邀来访协同创新中心,并与协同创新中心师生座谈。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程国赋教授主持座谈会,中文系王进驹教授、古籍所曾肖副教授、中文系刘璇副教授、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杨艳、中心办公室教师邹冰晶、协同创新中心教师周仕敏、周曲洋、严欢、肖大平等参与座谈。

程国赋教授主持座谈会,对崔溶澈教授及夫人禹春姬女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崔溶澈教授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的基本情况,指出协同创新中心十分重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非常欢迎海内外从事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名家来到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学术交流、指导中心发展。

程国赋教授向崔溶澈教授介绍协同创新中心

肖大平博士介绍了崔溶澈教授的学术经历与学术成果。崔溶澈教授70年代入读高丽大学中文系,80年代赴台湾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汉阳大学、高丽大学工作,长期从事包括《红楼梦》在内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出版了《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四大奇书与中国文化》《从叙事的角度重读中国文学》等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成果先后两次获得韩国研究财团优秀学术著作奖;与翰林大学高旼喜教授合作,韩文全译了《红楼梦》120回,独立翻译了《剪灯三种》(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目前正在翻译《型世言》;同时,十分重视文献整理工作,先后参与校勘整理《韩国汉文小说全集》,合作整理出版《韩国所藏中国汉籍总目》等著作,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先后担任韩国中国小说学会、中国语文研究会、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会、东亚比较文化国际会韩国分会、韩国红楼梦研究会等会会长,先后在台北汉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担任讲座教授。

崔溶澈教授在座谈中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经历以及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传播与翻译的基本情况。崔教授指出,在高丽大学就读本科时,他就对《红楼梦》产生兴趣,后来赴台湾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所撰写学位论文皆以红学为题,当时只是关注到《红楼梦》的本体研究。回到韩国后,先后在汉阳大学与高丽大学任教期间开始关注韩国所藏《红楼梦》相关资料,关注到乐善斋所藏全文注音对照谚解本《红楼梦》,开始系统从事《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的研究工作,形成专著《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崔教授指出,比起《红楼梦》而言,朝鲜时期在朝鲜半岛流传广泛的中国古代小说最著名的是《三国演义》和《剪灯新话》。《剪灯新话》在东亚流传广泛,影响深刻。朝鲜时期文人以之作为帮助汉文学习的辅助书籍,朝鲜时期文人金时习受此书影响创作了汉文小说《金鳌新话》。此外《剪灯新话》还对越南和日本汉文小说创作产生影响。基于对《剪灯新话》重要性的认识,崔教授在《剪灯新话》的翻译与研究方面也付出很多精力,翻译了《剪灯三种》全文,同时发表了系列相关论文。

崔溶澈教授介绍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

崔教授指出,朝鲜王朝以儒教立国,整体上对于小说持排斥态度。尽管如此,一些文人十分喜爱中国小说,通过燕行使获得不少中国小说。虽然朝鲜文人可以直接阅读以汉字、文言语体书写的中国小说,但王室妃嫔及两班家中女性却不能直接阅读、需借助翻译。这样,通过朝鲜燕行使传入朝鲜半岛的中国古代小说不少被翻译出来。原昌德宫乐善斋中就藏有以韩文翻译的中国小说,计有35种、700余册。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翻译,一方面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对韩国汉文学与国语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中韩两国学界都十分关注的课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拓展。

王进驹教授在座谈中回顾了早年与崔溶澈教授在台湾参加学术会议时的情形,总结了崔溶澈教授的学术成就,认为崔教授研究领域广泛、学术功底深厚,在中韩文学与文化交流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王进驹教授还就《九云记》与《红楼梦》的关系、《燕行录》等韩国汉籍中与中国古代小说相关材料的发掘及其价值等话题,与崔溶澈教授交换了看法。

参与座谈人员与崔溶澈教授交流

参与座谈的古籍所、中文系以及协同创新中心教师还就《型世言》的发现,英国伦敦亚非学院、荷兰莱顿大学及韩国所藏东观阁本《红楼梦》,广州与《红楼梦》海外传播的关系,朝鲜时期文化背景与中国古代小说的阅读与传播,韩国汉籍的进一步发掘,中国书籍经由日本传入朝鲜以及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情况等话题,与崔溶澈教授作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与会人员合影

协同创新中心定期举办中华文化名家论坛,广泛邀请从事中华文化研究的海内外名家来到中心,通过讲座、座谈等不同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取得良好效果,系列学术活动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