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动态

暨南大学侨文化研究院工作推进会在江门赤坎华侨古镇举行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1月6日,暨南大学侨文化研究院在江门市赤坎华侨古镇召开侨文化研究工作推进会,并举行挂牌仪式。与会专家就侨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江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凌传茂,秘鲁中华通惠总局文教部部长、秘鲁古冈州会馆主席李锦超等嘉宾出席挂牌仪式,推进会由夏泉主持。

侨文化研究院赤坎分院挂牌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程国赋详细介绍了侨文化研究院的成立背景与建设情况。侨文化研究院由协同创新中心与江门市委统战部合作共建,并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获得社会资助300万元,更好推动侨文化研究工作建设发展。研究院积极助力江门市构建华侨华人高端智库联盟,首届“侨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招标已顺利完成,共立课题15项;多次组织专家赴江门调研考察,探索侨文化传承传播创新途径。未来将围绕侨文化高端智库、侨文化资源的整理等加强研究,并及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扩大侨文化研究院的社会影响力,助力把江门打造成中华文化的传播要地、侨文化的研究高地、新时代侨务工作的创新基地,提升著名侨乡与百年侨校的品牌影响力。

江门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韩志勇介绍江门市与暨南大学的合作举措,包括战略规划、校友会对接、实践基地建设、思政一体化项目、企业家培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作、广东省研发计划、医院合作及对口支援五邑大学等。建议加强侨文化高端智库联盟建设,促进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将赤坎古镇素庵居庐作为研究基地,挖掘历史价值,打造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侨文化全球传播;举办“少年中国说”全球中文演讲比赛,激发青少年对侨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全球交流。

暨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孙清忠表示,将全力支持暨南大学侨文化研究院的研究项目,确保资源和政策保障到位。此次合作体现了侨校与侨都之间的深入学术合作,对涉侨研究和江门市学科交叉领域成果具有深远影响。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杨杰指出,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建设以及暨南大学与江门合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对侨文化研究院未来的建设及预期成果充满期待和信心。他强调,要推动华侨华人高端智库建设,需调动多元主体积极作用,整合优质资源,促进智库持续发展。社会科学研究处对侨文化研究院的建设将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魏霞表示,文学院会积极支持侨文化研究院的各项研究工作,为深入挖掘侨乡故事提供学术指导和人才支持,推动侨文化研究深入发展,助力侨文化传承与创新。

暨南大学工会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徐义雄指出,暨南大学出版社在侨文化与岭南文化领域出版的文献数量已逾500种,在广东,岭南文化与侨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期望能在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举办以侨文化为主题的展览,能够通过科学技术将侨文化资源全面数字化。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赵雯介绍了用英语讲述大湾区故事的活动以及所承担相关课程的建设情况和社会影响。她指出,这些活动有助于吸引国际学者关注大湾区,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未来将深化课程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侨文化的全球传播。

夏泉副书记作会议总结,指出双方共建侨文化研究院是一项富有成效的校地合作探索。本次推进会不仅对既往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亦对未来的合作前景予以展望,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很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希望研究院充分结合暨南大学的学术资源与江门市的侨务优势,广泛汇聚国内外学术界的力量,致力于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将暨南大学侨文化研究院打造成全球侨文化研究的桥头堡。暨南大学将整合现有资源,落实合作计划,并在既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侨文化研究院建设。

与会人员考察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三门里以及江门赤坎古镇侨文化研究院院址素庵居庐。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