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动态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观察报告》新书发布活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青年文艺评论作品征集评选启动仪式在穗举办

发布时间:2023-04-17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文艺凝结着时代的灯火,散发着根植地域的气韵。4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观察报告》(下称《报告》)新书发布活动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青年文艺评论作品征集评选启动仪式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活动现场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艺创新联盟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民出版社主办,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粤海风杂志社、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承办,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广州图书馆、香港联合电子出版公司、澳门基金会支持。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郝勇,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何威,广东省文艺评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林岗、人民出版社政治二部副主任侯春,中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江梅,广州市文联文艺工作部部长翁敏;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艺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包括广东省文联《粤海风》期刊主编、书法与文艺研究院副院长卢瑜,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梁少锋,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仝妍,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卢格霖、副教授王沥沥,珠海传媒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陈惠贤,香港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代表邵倩雯,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博士田榕等文艺界领导、学者,以及南方网、粤学习平台信息与评论部副主任江海燕,南方日报文体新闻部文体新闻部副主任李培,羊城晚报文化副刊部副主任吴小攀等媒体嘉宾出席活动。活动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主持。

首发图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观察报告》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纂、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第一本系统梳理、详尽解读、理性剖析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的综合报告。在新书发布现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发表致辞,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发布新书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观察报告》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在致辞中强调,《报告》全面勾勒了整个湾区的文艺风貌,体现了大湾区文艺工作者厚德敏行、敢为人先的文化特质,是了解与研究大湾区文艺创作发展路径的独特文本。《报告》的完成是大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识,作为开山之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未来,人民出版社将和粤港澳文化界同仁协同互动,推动湾区文化发展释放更大的影响力、生命力。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介绍了《报告》基本情况,《报告》启动于2018年,全书涉及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戏剧、电影、电视、广播、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及文艺评论共13个文艺门类,探究了大湾区文艺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她表示,粤港澳三地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人文湾区”的建设中,自觉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塑造“大湾区人”的身份认同、精神凝聚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湾区文化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何威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何威作为港澳嘉宾代表对新书发布致以祝贺。吴志良表示,“人文湾区”既讲究文化传承,也强调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更注重文化创新发展。《报告》的编撰和出版,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以至全国文艺界掌握湾区城市的文化发展动态,推动湾区文化交流和融合,以专业的分析和思考引领湾区文化的进一步创新。何威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对标世界级湾区,不仅要在经济方面拥有雄厚实力,更需要拥有充满活力、丰富多姿的文化创意产业。

发布会上,辛广伟、王晓、梁少锋、卢瑜分别向中山市文联、广州市文联等成书协助机构代表及作者代表赠书。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艺创新联盟启动仪式,同时启动了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青年文艺评论作品征集评选,作为联盟成立后首次联合举办的青年文艺活动。

联盟创始单位为广东省文联粤海风杂志社、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研究所、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香港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以及南方网、粤学习平台,南方日报文体新闻部,羊城晚报文化副刊部,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湾韵》等媒体机构。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郝勇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郝勇代表广东省文联发起联盟成立的倡议:联盟将以富有创新性和创造力的大湾区青年文艺群体为中心,在资源互通、项目协作、人才培养等多方下力,主要职责是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群体的团结凝聚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完善的青年学者培养体系,繁荣发展湾区文化事业。广东省文联党组王晓书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艺创新联盟的成立意义非凡,希望整合湾区各高校以及各研究机构、文艺协会、文艺院团的各方资源,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凝聚力。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作为联盟创始单位代表发表致辞。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艺创新联盟的成立,对于凝聚大湾区人文精神,激发创意创新的内生动力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联盟的成立,将会不断丰富人文湾区内涵,阐释和弘扬湾区文化的现代性,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增添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的聚合力。

启动仪式后,主办方特邀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何威,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珠海传媒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陈惠贤,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博士田榕等嘉宾学者就“湾区城市精神与文艺实践”主题展开对谈。

 

高建平谈到,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各有其特点,互补互促。深圳是移民城市,文化性格上更加包容,相对于传统回溯,开放融合才是它的主要面向。何威认为,在湾区人文精神的塑造中,粤港澳三地既要回归传统、增强文化自信,也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林岗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最重要的是“融合”,“融合”会产生出新的文化形态。湾区文化有一个生长的过程,需要更多青年文艺创作者去探索和推动。陈惠贤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珠海的特殊性在于“珠澳联动”,是小而美、小而优的态势。融媒体时代,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传播至关重要。田榕认为,澳门文化的特殊性在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艺创新联盟的成立为澳门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澳门景致、澳门风味的平台,意义重大。对谈嘉宾还与来自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