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广东省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由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杨田副教授、文学院吴青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唐翀副教授共同指导,跨学科学生团队“侨见未来”完成的《世界华侨建筑遗产的AI赋能:基于中国-东盟侨胞根基记忆与中华文化凝聚力研究》项目,凭借其创新性与实践价值,在全省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大赛金奖。

该项目由文学院2024级历史内招班沈亦曹担任“侨见未来”团队负责人,她与来自多个学院的14位成员——肖春慧、陈颖慧、葛子诚、黄靖仪、曹博宇、朱昱旨、李一昌、翁雅诗、汪纪彤、杨思妙、周丽淇、徐一诺、刘婷婷、王嘉瑜——共同构成这支跨学科协作的青年力量,为项目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次省赛佳绩,源于团队成员的持续奋斗与扎实积累。早在2023-2024年,团队成员便在肖春慧同学的带领下开展前期调研并屡获突破:于2024年获得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校赛银奖;进入2025年,团队更接连拿下“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南大学“AI+”应用创新大赛奖项,并获得省级立项支持。这些覆盖多个学科领域的荣誉,印证了项目在研究广度与深度上的持续拓展与深厚积淀。
“侨见未来”团队聚焦海外华侨建筑遗产,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修复与活化传承新路径,并深入挖掘中国-东盟区域侨胞“根基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凝聚力。项目深度融合文化人类学、大数据与AIGC等前沿领域,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典型的跨学科创新实践。此前,该项目已在暨南大学校级选拔赛中荣获金奖,此次再获省级殊荣,充分展现了团队的卓越实力与项目的前沿价值。
成功的背后,是“侨见未来”团队历时数年的持续深耕。在三位老师的联合指导下,团队成员在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等地开展大量扎实的实地调研,积累丰富的一手资料,并积极融合多学科学术资源,共同塑造出这一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的优秀项目。
此次荣获省级金奖,不仅是对“侨见未来”团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校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印证。它生动展现了暨南大学在科技赋能人文、推动中华文化在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效。
谨此,向“侨见未来”项目团队全体成员以及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期待他们以“侨”为桥,以智见未来,继续在该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