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
  • 28
    2023.03

    讲座回顾 | 胡晓明:诗与有无相生

    木棉花暖,碧柳如烟,“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2023年3月24日上午,由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第24期)在第一文科楼三楼中厅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图书馆馆长胡晓明主讲,讲座题目为“诗与思,如何可能?——‘有无或然’的视角”,讲座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刘绍瑾教授主持。胡晓明教授刘绍瑾教授讲座伊始,胡晓明教授以《等待戈多》与《追忆似水年华》的比较以及老子的有无观念引入“有”与“无”的主题。首先,胡教授就诗与哲之关系与钱钟书先生商讨。钱钟书先生认为哲学可以作诗歌读,诗不可做哲学读。胡教授认为如果从语言即存在来说,哲语也是家。胡教授提出言意的第三种关系——不即不离,他认为语言的家的感觉与意义的普遍、共同、超越的感觉,完全可以融为一体,进而归纳出言内览词外之意,象中揣形上之旨的观念。诗可以通往哲学,诗与哲学为一。继而胡教授论及观理与参证,他提到解诗的方法有三:一为考证,求真相;二为释证,求多层意蕴;三为参证,求不尽同而可相通之深意,从而打通时代限制与学科限制,求取文本的开放与自由,提升文本的思想与理论。其次,胡教授运

  • 讲座回顾|夏晓虹:梁启超的国民常识教育2023-03-23
  • 名家讲坛预告(第24期)|胡晓明:诗与有无相生2023-03-21
  • 讲座回顾|张宏生:戈鲲化的哈佛之行与美国早期汉学研究2023-03-21
  • 名家讲坛预告(第23期)|夏晓虹:梁启超的国民常识教育2023-03-16
  • 名家讲坛预告(第22期)张宏生:戈鲲化的哈佛之行与美国早期汉学研究2023-03-13
  • 名家讲坛预告(第21期)|陈广宏:重建“集部之学”与明代集部文献的整理研究2023-03-01
  • 讲座回顾|金文京:略谈明代白话小说演变及其来源2022-12-05
  • 讲座回顾 | 林伦伦教授讲述广东三大方言的前世、今生和未来2022-12-04
  • 名家讲坛预告(第20期)|金文京:略谈明代白话小说演变及其来源2022-11-28
  • 讲座回顾|曹顺庆:文学的横向发展变异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2022-10-02
  • 讲座回顾|杨剑龙: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当代抗疫小说论2022-09-30
  • 讲座回顾|王确:《菊与刀》与民族文化心理——在经典中寻找成长启示2022-09-30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1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8 跳转到 

相关链接

TOP

地址: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暨南大学

©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粤ICP备 12087612号

技术支持:达仁科技

  • 网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组织架构
      • 理事会
      • 学术委员会
      • 中心管理委员会
      • 中心办公室
    • 分中心介绍
      • 北京分中心
      • 日本分中心
      •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 中西文明比较研究...
      • 中华文化传承传播...
      • 潮州文化研究院
      • 侨都文化研究院
      • 广州学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 专职
    • 兼职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社会服务
  • 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 中西文明比较研究...
  • 中华文化传承传播...
  • 潮州文化研究院
    • 简介
    • 组织架构
    • 新闻动态